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被誉为“太上军机“,爵封“醇亲王“。

生母:叶赫那拉·婉贞(1841-1896年),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胞妹。为醇亲王诞有四子一女,后来因载湉的入宫、其余三子一女的夭折而大受打击,一度不振。

养母:

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世称东太后。光绪初期清王朝的最高掌权者,也是载湉入宫初期最为敬爱和关系最亲密的人。在光绪七年(1881年)暴崩,死因至今是谜。

孝钦显皇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世称西太后。载湉的姨母兼伯母,在光绪全朝掌握着实权,是载湉一生悲惨命运的制造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湉驾崩后,次日崩逝。

后妃

皇后

孝定景皇后(1868-1913年),叶赫那拉氏,名静芬,满洲镶黄旗人,亦称隆裕太后、隆裕皇后、光绪皇后。为载湉的表姐和皇后,慈禧太后之弟都统桂祥的女儿。

皇贵妃

温靖皇贵妃,即端康皇贵妃(1874-1光绪帝和珍妃924年),瑾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为礼部侍郎长叙第四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异母妹妹珍妃一同被选入宫,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瑾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珍妃忤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四日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以皇贵妃的身分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恪顺皇贵妃(1876-1900年),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礼部左侍郎长叙第五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因忤太后,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获罪于慈禧太后而被投井杀害,享年二十四岁,葬于崇陵妃园寝,谥号为恪顺皇贵妃。

无子

死因争议

死因之谜

光绪皇帝脉案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名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帝秘记》记载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而光绪入殓也一反常规地由宫内太监办理,讳莫如深。

据说是慈禧令太监将他毒死的。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勾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又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

在2008年,经过对光绪皇帝残留的一缕头发的鉴定,证实死于砒霜中毒。

推测元凶

慈禧说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明白,仅仅这个政变,德宗景皇帝实录光绪与她之间就没有了重新和好的可能,当庚子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清兵屡战屡败无力阻止洋兵,慈禧感觉走投无路,准备自杀时,她就决定不能让光绪活在世上。

《景善日记》有记载:七月十八日,洋人愈逼愈近。裕禄之兵在北仓杨村蔡村等地,大败三次,裕禄逃入一棺材店,继而自杀。李秉衡于十四日到河西,务用尽心力,以收集军队。而张春发、陈泽霖二人均不愿战,李遂仰药以死。荣禄入宫,报此消息于太后,君臣相对而泣,皆诸王公及拳匪所酿之祸,使吾国家至于此也。荣禄乃极聪明之人,自此并不表曝己之先见。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

胡思敬《国闻备乘》记载:“德宗(光绪)先孝钦(慈禧)一日崩,天下事未有如是之巧。外间纷传李莲英与孝钦有密谋,予遍询问内廷人员,皆畏罪不敢言。“

恽毓鼎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起居注官,长期陪侍光绪皇帝。他在《崇陵传信录》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即光绪死前11天),慈禧生日,光绪率百官贺寿、探病,他扶着太监的肩头活动筋骨,以便跪拜。但慈禧竟拒绝和光绪见面。“时太后病泄泻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民国二年,恽毓鼎在《澄斋日记》中进一步说:“清之亡,虽为隆裕(光绪的皇后),而害先帝,立幼主,授载沣以重器,其祸实归于孝钦(慈禧)也。“

《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两书指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曾犹豫对载湉要如何处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给载湉知道,惟其近侍回报,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决意自己病终前,帝须先于自己命终,以免皇帝有再度亲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的可能。

清室后裔、书法家启功指出,其曾祖父、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称“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在满语中是优酪乳之意。此前从未听说过载湉有任何急症大病。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随后乐寿宫才哭声四起,宣布太后已死。

钟里满依检验结果及史料记载认为,慈禧自戊戌政变以后就阴谋李莲英废黜及弑害光绪,更担心光绪会在自己死后复位翻案,所以才会在病危之时下毒手。

袁世凯说

称载湉为袁世凯所弑者认为,袁负恩反戈,陷载湉于万劫不复,载湉在瀛台,“日书项城(指袁)名以志其愤“。袁既知载湉对其深恶痛绝,则不能不惧太后死而帝独生,故加以谋害(见于光绪侄、末帝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及其他)。但当时袁世凯已被开缺回籍,远在河南安阳。且按照清宫内廷制度,任何从宫外送入御用的食物必须先经人试毒。因此即使袁有动机,也不大可能有机会对载湉下毒手。袁更不可能在有机会篡改清实录和脉档,制造载湉病死的假象。

李莲英说

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的裕德龄在其英文版自述《瀛台泣血记》中提出,下手者应系李莲英。但此说颇不合李莲英素常“侍上以敬,待下以宽“的行迹。也无任何其他史料支持。

崇陵是载湉的陵寝,位于泰陵的东南面约四公里的金龙峪。光绪在位34年(1876-1908年)。崇陵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的最后一座陵寝,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崇陵的建筑物数量与规模,完全依照同治的惠陵。建筑工巧,陵园仪树中有罕见的罗汉松和银松。地宫中合葬着载湉和他的隆裕皇后。

崇陵之东一公里处建有崇妃园寝,葬着载湉的妃子瑾妃、珍妃姐妹俩。珍妃是光绪宠妃,支持光绪实行变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逃奔西安,行前令太监将珍妃推入紫禁城内井中,第二年才将尸体捞出,葬在京西田村,后移葬崇妃陵。


页面连接:http://www.hqpxlive.com/news_0_8rr85/jre310eqr.html

零点看书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麒麟小说网同人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