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有了冯碾子的帮忙,剩下的两亩麦地,只用了半天多的功夫就割完了,冯碾子又帮着一捆捆的往家背。

人家这么使力气,李田氏不管饭心里哪儿过意的去,把二妮从老二那儿带回来的大米全给蒸了,又用白面拌着野韭菜,打了个鸡蛋乱了点儿面糊糊当菜,挖了点儿平时舍不得吃的酱黄豆,这些就算是待客了。

李田氏在院子的胡瓜架下摆的桌子,单独给二妮盛了送她屋里吃了。

冯碾子往屋子里望了下,顿了顿道:“二妮妹妹的伤还没好么?”

“说是皮外伤,不过得好好养些日子。”那么大一窟窿呢,哪儿就容易长好了。

冯碾子倒是没再追着多问,吃饱了饭就又帮着李田氏干活儿。

李田氏这些日子眼瞅着就瘦了一圈,都快瘦没形了。整天吃的没营养,还吃不饱,连轴转了这么些天,又一晚上没睡,今儿看李田氏,发现她眼都熬红了。

虽说没多深的感情,到底是这个身子的亲娘,现在她还算年轻能熬得住,长此以往肯定吃不消。

二妮躺在炕上歇着脑子却是没闲着,在二叔家的时候她没事干就在村子里闲逛,有些带孩子的年轻媳妇在村口大树下闲聊,她就跟着听了几耳朵,知道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差不多,但是那么几户富的都是靠着种地以外的法子赚下的。

就像她二叔李长发,李长发也没别的本事,就是娶了个有些能耐的媳妇。

原主爹李长顺活着的时候据说挺赚钱,城里的大户都来找他干活儿,不过那时候没分家,银子都进了她爷奶的荷包,二叔娶亲的时候又辗转进了李刘氏李长发手里,连那边的瓦房都是用的李长顺挣下的银子。可见木匠活儿做得好比种地强。

还有李田氏租借毛驴的冯家,他家种了几亩黄豆,冯婆子不知从哪儿学了点豆腐的手艺,每日里三更起,磨豆子点豆腐,走村串镇的卖,岁数大了实在干不动了才歇了,只每日里点几块豆腐,附近村子里有买的就卖,没买的就自家吃。

而冯老头用赚的钱买了头毛驴,农闲的时候天天赶着驴车拉人去镇上,农忙了出租毛驴。

只是这手艺人不会把手艺轻易外传,冯婆子能干的,别人不见得干的了。

再就是这个村的里正家,里正姓赵,和赵郎中是没出五服的亲戚。

里正年轻的时候在镇上布庄当伙计,后来又当了几年掌柜。布庄淘汰下来的沉布或者有些残次的,他低价收了让他儿子到大集上卖,乡下和镇上的普通人家没那么多事儿,也不讲究布料时兴不时兴,结实耐用价格低廉就行。

里正家赚下的银子回乡买地置产,把自家种不完的都租了出去吃租子,他就相当于村子里的地主了,不少人家都租着他家地呢。也是看他在镇上年头多见多识广,家里地又多,村子里才选了他当里正。

无论在哪儿,能赚钱的都是有手艺有脑子和胆子大的人。其实她前世只是个公司小职员,每天三点一线,按部就班的循规蹈矩,如果不是出了场车祸穿越到这个不知名的朝代,她实在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人生。

穿到这个温饱线都没达标的人家,她不得不想想办法叫自己过的好一点儿。头上的伤一时半会长不好,也干不了什么重活儿,不如先上外面探探,看看能做个什么买卖。

豆庄村偏僻,到镇上的话靠走路得走一个时辰,坐驴车快一些,不到半个时辰就到。村子里的人去镇上买东西或者卖土特产,坐驴车只需要一文钱。哪怕是要去城里,也得先到镇上,再从镇上坐车。

二妮自己是一文钱都没有,李田氏那儿,她不准备跟她说她要去镇上,一是李田氏肯定不放心她出门。


页面连接:http://www.hqpxlive.com/news_0_610wer/1010q586jq.html

零点看书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闪爵小说网书本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